地址: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龔家鋪110號 郵編 :430077
鄂ICP備09016358號-1 電話 :027-81807064
來源:綜合辦公室 趙建敏 日期:2022-06-02 13:10:49 瀏覽次數:
打印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人,愛國詩人、政治家。他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奸佞排擠,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軍隊攻陷,憂國憂民的屈原悲憤交加,于農歷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懷沙自沉,以身殉國。
傳說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蕩舟搜尋,因擔心江河里的魚蝦啃食、糟蹋他的尸體,不少人回家包裹米粽、拿來飯團紛紛投入江中喂魚。此后,這些蕩舟江河、裹粽投江的做法逐漸演化為端午節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民俗活動。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碧K軾在《六幺令·天中節》詞的上片,生動形象展示了端午佳節時老百姓臂纏虎符、門插艾蒲、放風箏、吃粽子、喝菖蒲酒、龍舟競渡等風俗如畫的熱鬧情景,為后人深刻揭示了源于楚國且延續千年的端午節諸多習俗與紀念屈原的淵源。
也許,很多人只知道屈原是喊出《天問》、抒發《離騷》、吟哦《九歌》《九章》的偉大愛國詩人,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性作家,殊不知,屈原還是中國歷史上提出“廉潔”概念的第一人!
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廉潔”一詞最早出現于屈原的《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薄恫肪印穭t云:“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不受曰廉,不污曰潔”。
"廉潔”,歷來被明君賢臣視為從政之要、為官之本,也是老百姓評判官員德行的重要標準。屈原在年輕時就以“清廉”、“服義”自許,修身勵志,上下求索,雖一生磨礪坎坷,但面對“舉世混濁,眾人皆醉”的社會現狀,他并沒有與世俯仰、隨波逐流,而是始終堅守愛國愛民、潔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寧廉潔正直以自清”、“誰知吾之廉貞”……研究發現,屈原極力推行的“美政”思想,即包含了廉潔、廉政的觀念,在《離騷》《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九歌》等諸多詩篇中都表現了屈原倡導廉潔、廉政的核心要義和基本內涵。
屈原處于諸侯割據、七雄爭霸的戰國時代,楚國內腐外辱,日漸衰微。在為官從政過程中,屈原不愿與奸佞們同流合污,寧死不愿折節。他在《離騷》中寫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痹凇毒耪隆ら夙灐分袑懙?“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边@些既是屈原的勸世箴言,也是屈原的處世之道。難怪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對屈原如此稱譽和評價:“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笨v覽屈原生平、拜讀屈原作品可以發現,遵守法度、清正廉潔是屈原的人生追求,他“修身勵志、上下求索”,“立志修名、名不虛作”,“廉正高潔、閉心自慎”,“效法先賢、置以為像”,“珍惜歲月、時不可淹”。屈原不僅在詩詞中表達了“廉潔”,而且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廉潔”,堪稱為官的楷模、做人的典范!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讓我們緬懷屈原、憑吊屈原,從古老汨羅江畔拂面而來的絲絲清風里深情感悟屈原上下求索、高尚廉潔、堅貞不屈、愛國愛民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時刻把“廉潔”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爭當清廉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涵養勇氣、底氣、正氣,鑄就“交通強國建設有我”的自覺自信,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